欢迎访问开心故事网!

愚蠢到极致是聪明的


时间:2019-09-16  来源:  作者:  浏览次数:


  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,说曾国藩正在家里读书,一篇短文,还有多少篇文章被大声朗读。一个小偷想在入睡后等他偷。但等待左右,只是看不到他睡觉。小偷忍不住了。他跳了出来,喊道:“这个愚蠢的头,读什么书?”这个笑话不是一个漏洞。曾家的才华并不出众。曾国藩的父亲曾琳的书很有名。他一生中测试了17个天才。在他勉强过世之前,他只有四十三岁。另一方面,曾国藩也是一个非常“精明”的人。他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战略家和战略家。自太平军以来,全国无关。只有他一个人,他以超人的勇气创立了湘军。从皇帝到部长或渴望寻求成功,或悲观的绝望,满族作为无头苍蝇,无论算什么,曾国藩提出了“平制”战略的“上述制度,采取建设的枷锁“,即”争夺武昌,控制长江中游,指向九江和安庆,然后攻击天津。“ 事实证明,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战略,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,清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他很善于判断形势。自古以来,很少有立功官员如此善于把握进退。太平军镇压后,他的名声和事业如火如荼。这时,他非常平静。他意识到军队繁荣程度大幅度下降的机会。他坚决要求辞去四省的权力,并采取果断措施废除湖南军队的基础。他一辈子都在办公室里,不会有大的损失。像他这样的成功人士在传统的官场上很少见。他对各种官僚主义策略了如指掌。官场功夫就像太极大师。他善于在无形中解决各种问题。曾国藩的秘书赵立文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:曾国权进攻南京时,法院命令李鸿章协助进攻。李鸿章一方面不想拿曾氏兄弟的一等奖,请他们买。另一方面,他想责怪曾荫权的反抗,于是他私下解释,做了很多小动作。而曾国藩的对策是回复给皇帝一道辞气卑约的奏折,坚请派李鸿章前来,不望有功,但求无过,言语恳挚,不温不火。相形之下,李氏的小算盘一目了然。赵烈文评价说,曾国藩的手段,平直无奇,却实高于李数倍。20161109035330805.jpg 仅举此数端就可看出,曾氏的“精明”已臻最高层次,实非常人可比。正是与众不同的“笨拙”,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。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,那就是尚“拙”。他说:“天下之至拙,能胜天下之至巧。”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,靠的完全是“笨劲”。父亲要求他,不读懂上一句,不读下一句。不读完这本书,不摸下一本书。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,绝不睡觉。他不懂什么“技巧”,什么“捷径”,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,不撞南墙不回头。 这种“笨拙”的学习方式,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、吃苦、踏实精神。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,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。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,因此比别人更虚心。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,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。笨拙的人不懂取巧,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,因此不留死角。相反,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“困勉之功”,遇到困难绕着走,基础打得松松垮垮。所以,“拙”看起来慢,其实却是最快,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,不留遗弊。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,但是一旦开窍之后,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。中了秀才的第二年,他就中了举人,又四年,又高中进士。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,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。他总结自身经验,多次说这得益于自己基础打得好,所以“读书立志,须以困勉之功”。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。曾国藩一生善打愚战、笨战,不善打巧战。【更多精彩故事请关注故事大全—看故事网】他打仗不贪小利,不求奇谋,踏踏实实,稳扎稳打。他说:“打仗要打个稳字。”他一生不打无准备、无把握之仗。他花极大心血去研究敌我双方情况、战斗的部署、后勤供应、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,指导每个环节都算到了,算透了,才下定打仗的决心。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,以拙为用。他一生要求自己“不说大话,不求虚名”,做事“情愿人占我的便益(宜)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(宜)”。别人以巧似伪欺骗他,他却仍然以诚以拙相待。曾国藩说到做到。左宗棠在“瑜亮情绪”的促使下,一生不服曾国藩,始则挖苦打击,终则以怨报德,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。李鸿章作为他的弟子,也时常和他耍心眼、逞私心。 曾国藩却因为爱李之才,始终不改对李鸿章的关心、爱护、包容、提携。李鸿章因此终生感激涕零,到晚年更开口不离“我老师”三个字。这个事因为这种质朴的为人处世方式,曾国藩一生朋友极多,麾下谋士如云,猛将如雨,指挥如意,得道多助,成就了“洪杨一役”的最终胜利。当然,曾国藩最有意义的“笨拙”,还是他的思维方式,正是“扎实彻底”的思维方式,使曾国藩避免了几千年来“中国式思维”的局限和弱点。中国式思维尚直觉,重体悟,善类比,却轻逻辑。那些才子、文人的思绪常如天马行空,不循规矩,任意跳跃,因此很容易跳过真理与谬误之间那小小的一步距离。而西方思维的最大特别是重视实证、重视逻辑、重视差别。 西方人从量化分析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入手,沿着“现象—差别—差别的扩大—精确量化—创新”的思维路径前进,因此能发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维,建立起严密的学术体系。曾国藩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式思维不谋而合。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因为其“笨拙踏实”,在中国人中达到了少有的严密程度。曾国藩式思维的秘诀。每遇到一件事,他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。反复琢磨,细细分析。而“正”“反”这两个方面,他也要进行细分,把“正”面再分两面,分析它的正反。同理,“负”面也自有其正反。他把这件事中包含的每一个因素都研究到位,不使有一点含混不清之处。这样分析下去,对这件事物就会观察得分外透彻。曾国藩说,自己“天分不甚高明,专赖学问以求精明”。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,处理过无数大事,大体都很得当。 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,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。在对事物进行了精到分析的基础上,再找出要害,把握关键。每次处理完了之后,还要总结经验教训,为下一次作参考。曾国藩的精明,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,这样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的。确实,“笨”到极致就是“聪明”,“拙”到极点就成了“巧”。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故事大全_看故事网:

本文来自开心故事网 转载请注明

上一篇 下一篇


  • 用户名:
  • 密码:
  • 验证码:
  • 匿名发表

    Copyright ©  2016-2019   开心故事网  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4027307号-1   网站地图:xml   友情链接:家电急修网

    备案号:琼ICP备2024027307号-1 网站地图:xml Copyright ©  2016-2019   开心故事网  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:家电急修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