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<
- >
经典故事
建军是什么由来和历史故事
时间:2025-04-04 来源: 作者:  浏览次数:
  
一、建军节的由来
-
南昌起义的爆发
1927年8月1日,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、朱德等领导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,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。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、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。 -
建军节的正式确立
1933年7月11日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“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”。1949年后改称“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”。瑞金作为首个纪念活动举办地,成为建军节诞生地。
二、关键历史故事与节点
-
三湾改编与党指挥枪原则
1927年秋收起义后,毛泽东率部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改编,首次提出“支部建在连上”,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,奠定新型人民军队组织基础。 -
古田会议的里程碑意义
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“思想建党、政治建军”原则,强调军队必须服从党的领导,解决了军队中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问题。 -
长征中的信仰力量
1936年红军长征过草地时,战士周广才与战友靠吃半截皮带充饥,留下“铁心跟党走”的感人故事,成为革命信仰的象征。 -
人民军队的早期武装实践
- 叶挺独立团(1925年):中共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,在北伐中屡建奇功。
- 井冈山会师(1928年):朱德、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,组建红四军,开启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。
三、现代发展与强军目标
-
新时代强军思想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军队改革,提出“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”,深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,强调政治建军、科技强军。 -
改革强军战略
2015年起实施国防和军队改革,重构领导指挥体系,推进联合作战能力建设,加速新域新质战斗力生成。
四、历史意义与传承
- 政治意义:建军节不仅纪念人民军队诞生,更彰显“党指挥枪”的根本原则,确保军队始终为党和人民服务。
- 精神传承:从南昌起义到新时代强军,人民军队以“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、作风优良”为核心,成为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坚强柱石。
更多细节可参考等来源。
本文来自开心故事网 转载请注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