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<
- >
经典故事
冰镇雪碧的由来和历史故事
时间:2025-04-02 来源: 作者:  浏览次数:
  
冰镇雪碧的由来和历史故事可结合品牌发展、文化传播及消费习惯演变来解读,具体如下:
一、雪碧的品牌起源与命名
-
诞生背景
雪碧(Sprite)是可口可乐公司于1961年在美国推出的柠檬味汽水,最初是为应对七喜(7Up)的竞争而设计。其名称源自英文“Sprite”,原意为“精灵”,灵感来自可口可乐早期广告中一个戴瓶盖帽的活泼精灵形象。 -
中文译名的巧思
进入中国市场时,可口可乐将“Sprite”音译为“雪碧”:- “雪”:象征清凉感,契合汽水的冰爽特性;
- “碧”:呼应瓶身绿色包装,传递清澈透明的视觉联想。这一译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,成为跨文化品牌命名的经典案例。
二、冰镇饮用习惯的形成
-
产品特性与市场定位
雪碧主打“解渴”“清凉”,配方中的柠檬酸和碳酸成分在低温下口感更刺激。可口可乐早期广告词如“透心凉,心飞扬”“晶晶亮,透心凉”,直接强化了冰镇饮用的消费场景。 -
消费场景的引导
雪碧在推广中常与夏季、运动、聚会等场景绑定。例如:- 20世纪90年代广告中,跳水运动员伏明霞畅饮冰镇雪碧的画面深入人心;
- 品牌建议将雪碧与薄荷搭配,增强清凉提神效果,进一步推动冰镇饮用习惯。
三、冰镇雪碧的文化符号意义
-
青春与活力的象征
雪碧长期以年轻群体为目标用户,冰镇饮用被赋予“叛逆”“自由”等标签,如2000年代周杰伦、林俊杰代言的广告中,冰镇雪碧成为年轻人表达个性的载体。 -
情感联结的延伸
冰镇雪碧常与情感记忆关联,例如:- 江小白兑雪碧被称为“情人的眼泪”,苦涩与甜味交织的口感被类比为爱情体验;
- 网友形容冰镇雪碧“喝下肚后灵魂出窍”,呼应英文名“Sprite”(精灵)的灵动感。
四、包装变革与冰镇体验
近年来,雪碧逐步将标志性绿色瓶改为透明包装(2023年全球推广),官方解释称透明瓶更易回收。尽管这一改动引发“失去灵魂”的争议,但冰镇后透明瓶身的水珠视觉效果仍延续了清凉感联想。
总结
冰镇雪碧的流行是品牌策略、产品特性与消费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从命名到广告,可口可乐通过强化“清凉”符号,将冰镇饮用塑造为雪碧的标志性体验,使其成为跨越60余年的夏日经典。
本文来自开心故事网 转载请注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