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<
- >
经典故事
兰州鼓楼巷历史故事由来
时间:2025-03-31 来源: 作者:  浏览次数:
  
兰州鼓楼巷的历史故事由来可追溯至明清时期,其名称与一座已消失的鼓楼密切相关。以下是关键历史脉络的梳理:
一、明代初期:肃王建设奠定基础
明朝洪武年间(1399年),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肃王朱楧迁至兰州后,开启了大规模城市建设。他围绕今中央广场修筑内城,并在鼓楼巷周边修建南园(今三爱堂医院附近)。南园因种植用于提取染料的蓼蓝植物,得名“靛园寺”,逐渐形成人口聚集的居住区。
二、清代鼓楼修建与命名
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,巷子西端修建了一座鼓楼,成为报时与预警的重要设施,巷子因此得名“鼓楼巷”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陕甘总督杨遇春曾重修鼓楼,使其成为兰州内城南门(今酒泉路与庆阳路交叉口)的防御性建筑。
三、鼓楼毁坏与地名延续
同治六年(1867年),清军与湘军激战中,鼓楼巷的鼓楼被战火焚毁,仅存不足百年。尽管建筑消失,但“鼓楼巷”地名沿用至今,成为历史记忆的载体。据巷内老居民回忆,鼓楼消失后,仅存零星门牌和西端指示牌提示其渊源。
四、地理与城市发展背景
鼓楼巷位于兰州内城核心区域,西起酒泉路,东至静宁路,原属明清时期“两横两纵”街道格局的一部分。其所在位置曾是农田与园林,后随城市扩张演变为繁华街巷,现为居民楼与商铺混合的现代社区。
五、文化意义
鼓楼巷见证了兰州从军事要塞到商贸中心的发展,其名称融合了江南移民的命名习惯(北方多用“胡同”,兰州受江南影响称“巷”),并承载了明清战乱、市政变迁的历史记忆。
总结来看,鼓楼巷的得名直接源于清代鼓楼的存在,而其历史根基可追溯至明代肃王的城市规划,是兰州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缩影。
本文来自开心故事网 转载请注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