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<
- >
乳山徐家由来和历史故事
时间:2025-03-30 来源: 作者:  浏览次数:
  
乳山市徐家镇的历史由来和文化故事可概括如下:
一、地名由来
徐家镇得名于明洪武年间(约1375年)徐姓族群的迁居。据记载,徐姓祖先从山东文登北马村迁至现乳山市徐家镇东王家庄一带定居,因徐姓成为当地主要族群,故得名“徐家”。镇名由此延续至今,现为乳山市下辖的23个行政村之一,总面积6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约1.94万。
二、历史脉络与重要事件
- 明清时期的宗教与教育
- 寺山与瑞泉院:明朝初年,一名高僧在徐家镇北山(后称寺山)建“瑞泉院”,因山泉甘甜、风水极佳而香火鼎盛。清朝康熙年间重修,成为黄渤海地区著名寺院,后因战乱损毁,仅存遗址。
- 瑞泉小学:1924年,徐家村乡绅徐宗尧在寺山前建瑞泉小学(后升为中学),1947年因战争需要被拆除,现仅存果树遍野的寺山景观。
- 古代族群迁徙与村落发展
- 峒岭村:相传秦始皇东游时,康公子孙为避祸隐居通天岭(今徐家镇西北),后形成乳山最古老的村庄之一。村内有800年树龄的银杏树,曾是中共地下活动据点,革命战争时期有15位烈士牺牲。
- 徐姓分支:徐家镇徐姓主要分三支:荣成白马迁入、文登爬山后迁入、江苏昆山移民后裔,族群繁衍成为地方望族。
- 近现代历史人物
- 徐杰:乳山徐家人,1938年加入共产党,参与抗日斗争,后随胶东“东北大队”赴鞍山建立地方政权,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奠基人之一。
三、文化传承与特色
- 自然与人文景观
- 寺山古井:井水甘甜,至今吸引乳山市民排队取水,成为当地独特风景。
- 圣石前村:因山顶奇石得名,传说与通天岭仙人遗迹相关,现为果树种植和采摘胜地。
- 民俗与非遗
- 花饽饽制作:徐家镇通过“信用+文化传承”推广胶东传统面食工艺,组织培训活动传承非遗技艺。
- 红色文化:峒岭村等地的革命历史被纳入爱国主义教育,村内保留抗战时期的党支部遗址。
四、现代发展
徐家镇依托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,发展加工贸易、林业育苗、水产养殖等产业,同时融入银滩旅游度假区经济圈,推动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。近年来通过信用体系建设、乡村振兴项目(如徐家塂村的文明乡风建设)提升居民生活品质。
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或实地探访,可参考乳山市地方志及相关村落档案。
本文来自开心故事网 转载请注明